[台北信義景點] 富邦美術館特展《印象派—從莫內到美國:光・跨越海洋》2025/09

台北市的富邦術館,於2025年6月~10月舉辦《印象派—從莫內到美國:光・跨越海洋》特展,我在9月中旬參觀特展,這也是我首次踏進富邦美術館。展場可以拍照,不可用閃光燈,所以寫了這篇圖文並茂的參觀心得。


行前上網搜尋特展的相關網頁,得知下列情報:

【情報 1】展場會發放的單張簡介,觀眾可用自己的手機掃描QR code,免費聆聽語音導覽,所以記得攜帶耳機喔!

【實際體驗】入場時,工作人員會發一張DM。上面有兩個QR code,右邊的QR code是線上語音導覽,開啟特展網頁後,聆聽語音解說也能同步看文字。網頁互動設計順暢,銀髮族媽媽操作很快上手。回家後,導覽網頁還可以繼續看呢!左邊QR code則是作品詳細資訊的PDF檔案,內容中英文並列,應該是學生撰寫心得報告的救星。


【情報 2】展覽開幕式的新聞影片,富邦美術館翁美慧館長說:能看見莫內的經典名畫《睡蓮》,很感動,夢想成真!

【實際體驗】這批畫作來自美國伍斯特美術館原以為52幅畫裡有很多莫內的作品,其實只有一幅莫內的畫。以莫內當焦點,真是聰明的行銷策略!但是透過這次展覽,我欣賞了很多印象派的作品,認識更多畫家,從藝術推廣教育的角度來說,也有增廣見聞喔!

現場有為莫內設置一個專屬的空間,除了《睡蓮》這幅畫,也有他的生活照片、大事年表、旅行繪畫的足跡地圖。平日參觀時,大家很寧靜地觀賞《睡蓮》,不擁擠嘈雜。

另外,現場有一種特別的規劃方式,我覺得很幽默!雖然這次沒展出莫內著名的日本橋睡蓮,但是,富邦美術館用大圖輸出,貼滿一整面牆壁,讓觀眾拍照打卡,很妙吧!這面牆應該有1.5層樓高,而現場的睡蓮真跡 (94.8cm x 89.9cm),形成長寬高度的強烈對比。


【情報 3】伍斯特美術館Matthias Waschek館長接受台灣的 Bella儂儂雜誌專訪,他表示這次展出的畫作中,個人最喜歡 Lovis Corinth 在1912年的油畫《鏡子前》。這是 Corinth 中風後的作品,病痛中仍傳達對藝術的熱愛。其實畫中的男子是畫家本人,正在照鏡子打扮的則是他太太。

【實際體驗】在展場中,我有仔細欣賞這幅畫,能夠想像出這對夫妻平常在梳妝台前的對話。比較可惜的是,這幅畫沒有錄製語音導覽,只有文字簡介。



【觀察其他畫作】

1908年Cecilia Beaux的油畫《Helen Bigelow Merriman》,為伍斯特美術館創辦人之一梅里曼女士的肖像畫,看起來很慈祥和藹,畫面中的服裝有很多細節。


走到展場的末端,出現了我認識的畫家─雷諾瓦的作品《阿拉伯女人》。畫中女子看起來很霸氣,背後的磁磚顏色很好看。


1896年Paul Signac的點描派作品《蔚藍海岸》,色彩豐富又顯眼。富邦美術館建築外牆,也用這幅畫作裝飾,吸睛搶眼,很適合拍照打卡。





【特殊展品─檔案文件】

踏出畫展區,在進入紀念品商店的交界處,有一面牆展示了幾件書信複製品。仔細閱讀,原來是伍斯特美術館1909-1910年之間,向法國巴黎杜朗魯耶藝廊購買莫內畫作,彼此往來的信件、電報、訂單、發票、報關、貨運單據等。這些檔案紀錄頗有意思,美術館最初想買四幅畫,後來只買兩幅。賣家交代議價階段要保密 (We trust that you will keep these prices absolutely secret.),最後寄送成功,時價2萬法郎,合作愉快!










【結語】

這個特展沒有年齡限制,有不少家長帶著嬰兒及幼童入場。平日下午來參觀富邦美術館,不用排隊,人潮不擁擠。我和媽媽這次參觀印象派畫展約1.5小時,加上買票、逛商店、戶外拍照的時間共2小時。比較美中不足的是,館內的椅子偏少,逛到腳很酸。

最後,用富邦美術館與陶朱隱園在午間、傍晚相互輝映的照片作為文章總結。

 





富邦美術館
地址:台北市信義區松高路79號(捷運市政府站步行9分鐘,象山捷運站步行11 分鐘
電話:02-6623-6771 


留言